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民生 >  >> 
感悟丨陪伴还是折磨
来源: 加拿大乐活网      时间:2023-02-25 12:11:27

这两天一则本地新闻引起了我的注意。说是列治文同一家庭的两名女性同时死亡,目前警方还需进一步调查死因,但双方的年龄差显然是长辈与后辈的关系。这令该篇新闻的编辑忍不住提及前一段时间另一个华人家庭的惨剧。因为家庭矛盾导致的命案最是令人唏嘘不已。本该是这世界上最亲近的人,为什么却成为了跌入深渊的推手?


(资料图片)

(图片来源:CBC)

我们常常说,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,可是,当陪伴变成了折磨,那会怎么样?作为家长,如何给予孩子温馨的陪伴,而不是痛苦的负累?

不要让“怼式沟通”成为常态

在社交媒体上关注过一个安徽小伙子,他的视频内容全是惟妙惟肖地模仿他的妈妈在生活中是如何“怼”他的。那仿佛复制粘贴的白眼、轻蔑的笑容、俏上天的词语令人喷饭。底下的评论大多是“这就是我妈呀”“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”。

搞笑的背后却有着无法言明的悲哀。因为那些视频被这么多人观看评论,只说明了一点,这样沟通方式的妈妈有多么普遍。比如,孩子问妈妈找个东西,妈妈说,“在哪儿?你问我,我问谁?在我脸上吗?在我手上吗”孩子想买个东西,比如一个新手机,妈妈会说“我看你长得就像个手机”。

父母在“怼”孩子的时候,其实忘记了自己的职责。对于未成年人,我们的责任是引导、教育和提供帮助。当他们需要关爱与呵护的时候,冷嘲热讽的语言不仅没有起到作用,还逐渐耗尽了本该血浓于水的爱。

一个好的家庭氛围一定是从好好说话开始的,千万不要把毒舌当成个性,把刻薄当成沟通。

不要绑架孩子,使其生活在负罪的感觉里

温哥华和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宜居城市一样,拥有着庞大的陪读妈妈群体。无数次听到身边有人说,等孩子上大学就可以解脱了。或者就是动不动就跟孩子说,我付出了那么多,你就这样回报我?或者就是,我为你做这些牺牲都是图什么?

也许你只是一时的情绪发泄,可是这样的话语落在孩子心上却是有分量的,而且相当沉重。

父母给了孩子生命,需要在他们成人前给予必要的陪伴。当你送孩子出来留学,你的陪伴是孩子的精神需求,同时也是父母自己的情感需求。很多时候,离不开孩子的是父母自己。却又常常反过来责备孩子的不尽人意是一种辜负。

当孩子成长时,父母自身首先要学习成长。海外陪读也是一个自己成长的好机会,可以选择一种新的生活方式,见识另一个世界。在一个新的世界里无论有没有孩子要教养,你都会遇上这样那样的挑战。当你自己掌控不了现实生活的时候,不要转移责任,把孩子当作替罪羊。

一个活在负罪感里的孩子是很难获得幸福的,甚至会导致心理问题。

(图片来源:Pixabay)

适当的放手,天不会塌下来

偶然一次遇到的陪读妈妈与我聊到想给孩子找个homestay,然后她就选择回国继续自己的工作。她说,来到陪了孩子一年发现没有实现当初让孩子出来留学的初衷。让孩子出来就想锻炼她的独立自主的能力,可是因为一直陪在身边,感觉和在国内时也没有什么区别。孩子还是一如既往地依赖家长,似乎没有看到明显的成长。

其实,这并不仅仅是送孩子出国与否的问题,而是家长能不能真正放手的本质。这不是物理层面的标准,而是精神上是否做到了独立。

也见过出来留学的大学生,身体出现了不舒服,第一反应不是去看医生,而是找家长,家长再辗转找到海外的朋友询问家里有没有药。这就是不愿意放手的典型之一。

也有家长会说,哎呀,男孩子放出去就放出去了,我们家是女孩,还是看在身边吧。可是,放眼望去,海外多少女孩子在留学生涯里独自绽放,优秀到令人羡慕。

所以,在适当的时候,松一松手里的风筝线,天并不会塌下来。

鼓励与信任,永远是最好的治愈

身边有孩子跟我吐槽过他们的父母,比较普遍的就是,虽然每天都要例行视频交流,但有时候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了。因为当他们偶尔想和父母分享一些感受的时候,父母突然化身人生导师,开始进行说教。孩子渐渐就不再愿意分享了。

父母那边呢,也觉得委屈。会说,孩子处在的世界是我们不熟悉不了解的,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沟通。只能一遍又一遍地讲人生道理,防止他们走弯路。

人类一代代地传承发展,都是后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攀登的。父母不要总在孩子面前扮演无所不能的角色,好像必须是孩子的人生导师,必须要比孩子知道的多才行。如果,真的是父母永远比孩子强,他们又怎么实现代际突破呢?

也许,我们先要学会如何成为孩子真正的朋友,人生的同行者。我们站在他们的身侧,欣赏他们,信任他们,总是给予鼓励与喝采。直到有一天,我们看着他们的背影,越走越远。

上一篇:

下一篇: